書名:GRAY RHINO 灰犀牛
作者:Michele Wucker
灰犀牛定義:指顯而易見威脅,只是我們常視而不見,以為看不見就不存在。
衍生行為模式
1.否認:為什麼我們看不到灰犀牛
- 人之本性 ,先否認降低衝擊
- 心理偏誤:確認偏誤 ,團體迷失,專家偏誤
- 或許有警訊,但並不明顯
- 啟發:否認階段是必定存在的,但不可停滯太久,此外應盡量多元化思考,跳出偏誤。或利用檢查清單來避免偏誤。
- 做了可能更糟,乾脆不做
- 不當誘因(醫院放縱院內感染因為可領額外補助)
- 啟發:小洞不補,大洞吃苦,不作為之後代價更大。試著改變誘因吧。
3.恐慌:犀牛發動攻擊了
- 為時已晚,此時解決太倉促,方法必然不佳,得花更多的資源。伊波拉病毒造成美國恐慌,建立了11個治療中心,但只用了兩個,總計才28個伊波拉病毒病人,相較之下忽略流感帶來更多的衝擊,2015年一月已有69個兒童病死。
- 啟發:由於為時已晚,此時更需要保持冷靜,尋找危機中的轉機。
結論:
當我們總在追求新的方法或新鮮的議題時,不時也要省思有哪些潛在的威脅,是一直被故意視而不見的,還有是什麼理由讓我們可以把問題擱著,而人往往太過自信,畢竟許多的威脅都是最後發展到難以處理,然後再用一個急迫的爛方法耗費更多資源,成效也有限。這種例子其實一直層出不窮,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不是。
當我們總在追求新的方法或新鮮的議題時,不時也要省思有哪些潛在的威脅,是一直被故意視而不見的,還有是什麼理由讓我們可以把問題擱著,而人往往太過自信,畢竟許多的威脅都是最後發展到難以處理,然後再用一個急迫的爛方法耗費更多資源,成效也有限。這種例子其實一直層出不窮,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不是。
留言
張貼留言